首页 >  走进华诺威 > 媒体报道

EGF(生长因子)-来自诺贝尔医学奖的礼物

2017-12-21
基因工程制药从诞生之初,就像一个美味诱人的蛋糕,令全球范围的制药巨头垂涎。在“占领基因工程制药高点”的目标驱使下,众多技术力量、智力资源向着基因制药领域聚集。1986年,一项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重大医学发现赢得了全球的瞩目:科学家斯坦利·柯恩和莉塔·李维蒙塔希妮因为成功分离神经生长因子(NGF),并从中发现表皮生长因子(EGF)而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NGF、EGF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到中国,一群在生物化学领域孜孜不倦钻研的科学家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预示的广阔前景:诺贝尔奖肯定了新科技的成果,但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造福人类,这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在这两项科研成果当中,EGF即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刺激多种细胞增殖的功能,主要是刺激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修复创面的疗效。如果能实现产业化应用,则能对治疗烧伤、烫伤、溃疡及手术后创口愈合等多种医学应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要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夺得先机,就意味着要与世界上众多实力雄厚的制药巨头展开技术上的全方位竞争。1992年,一座耗资2000多万元的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中试基地在北京建立。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楼房里,华诺威开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合作进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等基因药物的开发。
科学攻关的道路从来都是布满崎岖,更何况要将EGF的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华诺威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经过8年多时间的刻苦攻关,华诺威的科研团队终于在2000年取得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中试项目”的重大科研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成功利用酵母菌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药物的企业。2000年和2002年,华诺威分别获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易贝)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易孚)两个国家一类新药。
在新药诞生的同年,生产基地的建设箭在弦上。桂林国家高新区,这片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热土成为了华诺威安家的首选。

桂林日报记者 谭彦
返回